从今日全国白鲢活鱼批发市场价格上来看,当日最高报价20.00元/公斤,最低报价4.40元/公斤,相差15.60元/公斤。
我有时会想,为什么国内这些相机厂里,却很少有收藏相机的人呢?
--1--
这些年我游走各地,探访了很多相机收藏家和爱好者,他们的职业分布各行各业,但却没有直接从事照相机研发和生产行业的,按理说中国的照相机行业也曾分布大江南北,直接参与的业内人士,也该有几万人吧,但是喜欢相机文化,收藏相机的人又有多少呢?
早年的上海照相机厂,到后来的海鸥相机总公司,曾经占有中国照相机产业的大半壁江山,出过几百种相机和镜头,还有各种海鸥产品,也曾有几千员工,但收藏相机的人并不多。
不仅海鸥这样,国内的其他相机厂,比如江光厂、北照厂、天津、广州、丹东等照相机厂,也并没有几个人收藏照相机,似乎相机收藏文化并没有认可或者认识到,还是这些厂家过早的退出历史舞台,员工们不仅没有等到富裕的那一天再讲情怀,甚至后半生都在为生计而奔波呢?
而上照厂的李东晨先生,却在离厂多年后,把目光投向了相机收藏,找回曾经拥有的海鸥相机文化,回归相机收藏队伍。
--2--
2024年6月我到了上海,李东晨为我接风,约了几个收藏相机的朋友,聚在一起喝酒。
酒酣之时说到了相机收藏,也就说到了红旗相机,李东晨说他想买一台,这几年他回归相机收藏圈子,买了很多上照厂的老相机,但没有红旗20。
关于李东晨,现在相机收藏圈里越来越多人知道他,豪爽仗义的山东籍上海人,但他却是相机收藏领域的“新人”。
虽然他收藏相机的资历不长,但他却有“显赫”的身份,就是原上照厂的办公室主任,《海鸥报》的主编,一直同相机亲密接触着,只是那段时间并没有想到要收藏相机。他说早年有很多机会接触厂里的各种相机,但是没有兴趣拥有,最好的机会错失了。
传说在海鸥公司后期资产转制给个人时,清理仓库,像垃圾一样处理相机和配件库存,还有各种档案资料。而在一个纸箱里,发现了一箱子的红旗和东风相机,有十几台,都是早年返厂维修的,竟然多年没人注意,因为厂里人没有谁想到收藏相机,更没有想到红旗与东风影响这么大,后来这么值钱。
而李东晨一心扑在工作上,直到离厂,也没有想过利用工作之便,搞几台相机或拥有一些海鸥实物资料。离厂时,他挥挥手,都没有带走一只镜头盖。
然而他可以挥别“海鸥”,但曾是上照厂的员工身份却不能任他轻易离去。
因为他曾是办公室主任,熟悉海鸥公司情况,又因为他能写,被上级有关部门盯住了,让他义务承担海鸥厂的历史资料整理,厂史编纂,一大摊子。
好不容易完成了,刚要歇一下,接下来找他的部门和有关单位就多了,都是关于上照厂、关于海鸥相机、关于上海轻工业发展的历史。
结果他成了上照厂、海鸥公司实际上的“最后守候”,产品没有了,企业没有了,但历史在那里,辉煌在那里,文化上的根依然扎在那里,需要他来挖掘、整理和延伸。
由于写资料就需要了解相机,而了解相机就需要拥有相机实物资料,他就断断续续买了一些海鸥相机,不自觉进入了相机收藏领域。
而有关部门并没有就此罢手,而且变本加厉找他,要他承担上海轻工历史和上海名优品牌的展示会上的展品提供,这下子他又把藏品拿到了各种展览会上。
2022年上海名优产品展
有些展会完事了,展品可以收回,而有些展会是长久或者永久保存,他的藏品也就一江春水向东流了,算做了捐助,结果就连他的“上海58-1”相机也被“再别康桥”,捐了出去。
但李东晨不后悔,甚至非常骄傲,积极性也更高了。
这自豪来自两点:第一他是海鸥人,从技校就算入厂,一生都献给了上照厂、献给了海鸥,这情感是挥之不去的;第二是海鸥相机作为中国的名优产品,作为上海轻工业的一面旗帜,是非常值得回顾与记忆的,作为最后的海鸥人,他不写,真的没有后来人了。
他觉得能继续为海鸥做事,是他的责任,理应担当。
李东晨的野心更大了,他想买红旗20相机。
他说人们都知道上照厂生产过高档的红旗与东风相机,是中国相机行业的高峰,是神奇的存在,在他参与的各种上海轻工业、名优产品展示会上,经常被问起,但却见不到有实物展示,他觉得非常遗憾。
每到这时,他的心也会被刺痛一下,心有不甘。
而这时刚好有人委托我帮助转让红旗相机,价格也合理。在我和丁春林的煽风点火撮合下,李东晨表示要买。
三天后,红旗相机拥有者赶到了上海,李东晨满意,完成了交易。
李东晨拥有红旗了,又一台红旗回归上海,回归到了海鸥人的手里,也会让更多人的了解和知道它。
激动的不仅仅是他,还有我们在场的几位见证人,太感慨了......
--2--
李东晨今年63岁,1978年进入上照厂技校,学习机械专业,两年后分配到厂动力科工作,而这一年上照厂也从上海市区搬迁到了松江县,成立上海照相机总厂。
李东晨说他是松江人,当年能进入到照相机厂不仅觉得运气和兴奋,工作环境也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上海照相机总厂,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企业名气,当时都是松江最好的企业。
他在动力科工作了近十年后,因企业筹办《海鸥报》,他调到宣传科,担任该报编辑。
然而也正是这一岗位变动,才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筹稿和写作,他常常去生产一线,从压铸,冲压,光学,镜头,电镀,油漆,装配等部门找素材,做的虽是默默无闻的事,但却对海鸥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
因办报及企业宣传的需要,他又端起了照相机,拍摄了大量的图片,并为企业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海鸥报》虽为海鸥公司内部信息与资讯的传递窗口,但这份报纸,现在也是研究海鸥相机文化与历史的重要依据,写作《海鸥相机大观》的马正康先生说对他的资料贡献是很大的。
这个时期,每有海鸥相机、镜头试制产品问世,技术科就拿到他那里试拍。像海鸥DF-300W,50/1.4标头,18-24变焦,28广角、35-135变焦镜等,他都试用过,并撰写用户报告。
上海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成立后,他先后担任宣传科副科长,党委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还负责董事会工作,还曾担任过上海海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可以说李东晨经历并见证了海鸥最后的辉煌与衰落全过程。
由于他做办公室工作,掌握着海鸥厂的很多资讯与史料,后来很多上海照相机总厂的历史资料是他编纂的,对于上海照相机总厂的历史与发展过程研究帮助很大,并帮助马正康先生完成了《海鸥相机大观》一书。
正是这份情怀,他开始关注老相机,特别是上海和海鸥相机,看到了需要的就买,甚至不在乎多少钱。
有次遇到他来海鸥之家,带着刚花了两万买的上海58-1相机,让施工给鉴别一下。
他告诉我,上海照相机工业的发展是从上海58-1相机开始的,后来虽然生产很多名机,但这台相机的分量重啊,属于上海的“元老”照相机,必须拥有!
然而这台上海58-1相机并没有在他这里留存多久,当上海的工业博物馆需要时,他毅然捐献出去。而其他的相机,这些年也陆陆续续捐献了不少。
他说这些相机找到了它们应有的位置,远比在他这里收藏更有意义啊。
这就是他的海鸥情怀,一生无法割舍......
后续:
在2024年春天,上海华侨摄影协会相机收藏委员会的改选中,李冬晨被选为副会长。
2024年8月他辅助上海相机收藏家马正康先生写作的《海鸥相机大观》出版杭州股票配资公司,引起社会上强烈的反响......
海鸥相机上海海鸥公司李东晨相机发布于:辽宁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