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晚,作为全国最大的农商行之一—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重庆农商行”)发布2024年年报。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2024年末资产规模达到15149.4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82.62亿元、净利润117.89亿元股票杠杆交易app,分别同比增长1.09%、5.97%,实现规模和效益“双增”。
2024年,银行业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要求,为银行业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指明了方向。重庆农商行坚定实施“零售立行、科技兴行、人才强行”战略,经营发展稳中有进、改革攻坚持续深化。
近年来,重庆发展态势向上向好、产业结构向新向优,为重庆农商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25年,重庆市提出推动产业升级、深化“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再叠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战略持续深化。作为根植重庆的地方法人银行,重庆农商行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规模效益稳步增长,不良率及成本实现双降
2024年,重庆农商行在保持资产规模、发展效益稳健增长的同时,转型升级持续推进,金融服务实体能力稳步提升。在《清华金融评论》2024年发布的银行业竞争力榜单中,重庆农商行位列全国第14位,在中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截至2024年末,重庆农商行资产规模15149.4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38.60亿元,在中西部地方法人银行中保持领先水平。存款余额9419.4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57.44亿元。贷款余额7142.7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5.62亿元。该行资产、存款、贷款均在重庆实现“领跑”。
在资产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面对银行业息差收窄、增长压力加剧的趋势,重庆农商行效益指标向好,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2.62亿元、净利润117.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9%、5.97%。通过有效压降负债成本,重庆农商行存款付息率1.73%,同比下降15个基点。此外,该行通过降本增效有力推进非人力费用同比下降7.53%,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2.08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9.28%。
在非利息净收入方面,重庆农商行强化市场分析研判,把握交易机会,提高非息收入贡献。2024年,该行非利息净收入57.67亿元,同比增加13.04亿元、增幅29.23%,其占营业收入比为20.41%、同比增加4.45个百分点。
此外,重庆农商行还进一步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推进风险分类新规落地,强化贷款全流程管控,2024年末逾期贷款率1.32%,较上年末下降0.10个百分点,逾期60天“剪刀差”控制在100%以内。2024年,重庆农商行紧盯信用风险防控,稳步处置大额风险资产,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为1.18%,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在保持经营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重庆农商行还持续纵深推进数字化转型。如,该行打造了“网格化商机营销平台”“智慧云网格管理平台”,司库系统签约服务417家企业,还通过打造数字风控体系,推进渝农商驭风系统建设,完成零售信贷数字化转型等等。
又如,重庆农商行还打造推出服务“三农”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旗下“渝农资产智管”数智系统服务覆盖所有涉农区县以及所有农村集体组织。该行还成为“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西南地区试点、全国首批接入该平台的银行。
年报显示,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下,重庆农商行积极布局前沿技术应用,提升经营管理质效。该行制订“121”项目规划,全力建设金融级AI中台,引入代码助手、知识库两个垂直领域大模型,组合封装AI能力打造融合金融科技的数字员工系统。截至2024年末,该行智能呼叫平台建设完成并应用,新增6个外呼场景;视频银行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对接10个渠道,并持续进行国产化改造。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倾力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对银行保险机构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出了明确要求和系统部署。
作为重庆本土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重庆农商行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重庆经济产业发展特点,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大局。该行紧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项目,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优化金融供给,加大布局力度。
在此过程中,重庆农商行重点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产业,积极践行双碳”战略,推进构建绿色金融+绿色制造、能源、建筑、交通、农林等绿色产业发展体系。该行通过银政联动成功落地“陆海新通道绿色跨境贷”,创新引入政府风险补偿金,以风险分担模式对企业授信进行风险缓释,助力企业开立外汇保函并实现境外融资。
截至2024年末,重庆农商行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合作率超50%,累计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市级重大项目授信1262.41亿元,支持项目176个、贷款余额264.73亿元;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融资余额545.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支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超1900户、贷款余额300.24亿元,信贷覆盖率达37%;“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金融服务贷款余额660亿元、居重庆首位、较上年末增长8%。
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五篇大文章”聚焦的领域,重庆农商行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24年末,重庆农商行已服务重庆60%的专精特新企业,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63亿元。该行还打造全产品服务绿色生态圈,绿色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12亿元、增幅18%。
此外,重庆农商行还聚焦“支农支小、服务实体经济”主责主业,所属1743个网点已覆盖重庆所有乡镇,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9%;推出“一产一策”支持涉农产业发展,倾力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创新推出“面业贷”“花椒贷”“榨菜贷”等36款特色信贷产品,涉农贷款余额2447亿元、总量和增量继续保持重庆领先地位。
面向2025年,重庆农商行将把握重庆市产业发展机遇,做“网格化服务,深控特色产业和客群”,运用“专属机构+专属产品+专属服务”组合,积极对接客户全链条、全周期的金融需求,稳步拓展业务规模。此外,该行还将聚焦客户需求,优化创新产品体系,同时加大特色数字服务场景建设力度,拓展新的获客、活客渠道,带动交易体量攀升,打造中间业务收入新增长点。
重庆农商行在年报中还提出,2025年该行将努力打造更多“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确保全面实现“三增三优两突破”年度经营目标,推动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人均净利润三个效益类指标稳健增长股票杠杆交易app,成本、结构、质量三类指标持续优化,存款总量、一般贷款增量实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