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股票有哪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临危受命的“铁腕首相”_安妮_英国_查尔斯·斯宾塞

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凯丰资本_炒股配资实盘平台_配资炒股股票平台 > 炒股配资实盘平台 > 杠杆股票有哪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临危受命的“铁腕首相”_安妮_英国_查尔斯·斯宾塞
杠杆股票有哪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临危受命的“铁腕首相”_安妮_英国_查尔斯·斯宾塞
发布日期:2025-04-28 21:56    点击次数:193

杠杆股票有哪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临危受命的“铁腕首相”_安妮_英国_查尔斯·斯宾塞

他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政治领袖之一,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和作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临危受命出任英国首相,并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曾被斯大林称赞为“百年才出现一个的人物”杠杆股票有哪些,被美国《人物》杂志列为近百年来全世界最具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他口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还曾荣获195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就是有“千面政客”之称的温斯顿·丘吉尔。

显赫的家庭背景

温斯顿·丘吉尔(英文:Winston·Churchill)

,1874年11月30日出生于英格兰牛津郡伍德斯托克镇的布莱尼姆宫,父亲伦道夫·丘吉尔是马尔巴罗家族第七代公爵的第三子,曾担任过内阁中仅次于首相的财务大臣,而母亲詹妮·杰姆罗是美国百万富翁、《纽约时报》股东之一伦纳德·杰姆罗的女儿;

在英国,公爵是除国王与亲王外等级最高的爵位,19世纪英国王室以外的公爵家族不超过20个,马尔巴罗家族按照封爵次序列在第十位,第一代马尔巴罗公爵约翰·丘吉尔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与奥地利的欧根亲王冯·萨伏伊、法国的马蒂格亲王德·维拉尔并称为“欧洲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将领”,1689年威廉三世加冕为英国国王时,受封伯爵爵位,1702年安妮女王继位后,约翰·丘吉尔因为妻子萨拉·詹宁斯与安妮女王亲密的友谊而备受宠信,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被任命为英荷联军总司令,此后凭借个人卓越的军事才能,指挥反法同盟军队多次击败法军,从而获封公爵爵位,一时间成为英国最具有权势的男人。布莱尼姆宫就是为了奖赏约翰·丘吉尔而建造的,也是英国唯一一座非宗教非王室却具有“宫”称号的建筑;

展开剩余92%

第一代马尔巴罗公爵对于丘吉尔的影响无疑是十分巨大的,他在后来撰写的《马尔巴罗传·他的生平和时代》一书中对其祖先品性和才能的赞赏无以复加,他的丰功伟绩不仅是丘吉尔一生的奋斗目标,同时他在英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他给家族带来的政治传统也培育了丘吉尔对祖国的责任感;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约翰·丘吉尔去世后没有留下子嗣,经国王乔治一世批准其大女儿亨利埃塔·丘吉尔继承爵位,而亨利埃塔去世后,爵位由其外甥、桑德兰伯爵查尔斯·斯宾塞与安妮·丘吉尔的次子查尔斯·斯宾塞(父子同名)继承,传至第五代乔治·斯宾塞时,为了恢复丘吉尔家族祖上的荣耀,特申请将姓氏改为“斯宾塞-丘吉尔”,因此丘吉尔的全名应该是“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而在桑德兰伯爵查尔斯·斯宾塞最小的儿子约翰·斯宾塞(后代获封斯宾塞伯爵)的后裔中,还有一位名叫戴安娜·斯宾塞的名人,她就是现任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的首任妻子、威廉王子与哈里王子的母亲,著名的戴安娜王妃;

言归正传,由于其显赫的家庭背景,童年时期的丘吉尔虽然生活优渥但却很少能得到父母的关爱,父亲忙于政治而母亲沉湎于交际,他是在保姆艾维莉斯特太太的照料下长大的,也因此养成了孤僻且倔强的性格。七岁时丘吉尔被送入圣乔治贵族子弟学校读书,但是十分顽劣,成绩也不是很好,1888年进入仅次于伊顿公学的哈罗公学就读,成绩依旧不佳,为此在毕业后就被父亲送到了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学习。

踏入政坛

1895年从军校毕业的丘吉尔被分配到第四骑兵团任职,不久就晋升为中尉军衔,10月,古巴人民掀起了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第二次独立战争”,为亲身体验战争,丘吉尔决定利用假期与朋友一起前往古巴,为此他联系了伦敦的《每日纪事报》,以战地记者的身份亲临战场观摩。在古巴期间,丘吉尔共为《每日纪事报》撰写了五篇战地报道,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外,他还凭借在一次遇袭事件中的“勇敢精神”而荣获一枚西班牙红十字勋章。古巴之旅不仅使丘吉尔发掘了自己在文学方面的天赋,从此开始爱上写作,而且还让他养成了另一大爱好,抽雪茄;

1896年丘吉尔随部队调往印度,期间他阅读了大量有关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书籍,在印度北部爆发了反抗英军的武装起义后,他再次以随军记者的身份跟踪采访了英国的军事行动,并在事后以新闻稿件为基础、结合收集到的其他资料,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马拉坎徳野战纪实》;

1899年丘吉尔离开军队,以保守党候选人的身份第一次参加国会议员选举,但是竞选失败。落选后,他以《晨邮报》记者的身份随英军前往南非,参与“英布战争”,在一次随军行进途中遭到布尔人的袭击并被俘虏,三个月后他成功越狱,并在当地一名英国侨民的协助下逃至英国领事馆,这一事件使他在国内名声大噪,1900年3月回到英国后的丘吉尔抓住时机,利用自己在国内的声望再次尝试踏入政坛,当年10月顺利当选为议员,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政治生涯;

丘吉尔的仕途之路一开始并不顺畅,他虽然是保守党成员,但是在议会中却多次抨击保守党政府的政策,最终因为在保护关税政策上产生的分歧,双方彻底决裂,1905年1月保守党取消了其党员资格,同年5月,丘吉尔加入了自由党;

1906年自由党上台,丘吉尔被任命为殖民地事务部次官,此后又先后出任商务大臣、内务大臣和海军大臣,1915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他批准了海军舰队攻取达达尼尔海峡的计划,结果英国皇家海军在付出巨大的代价后仍旧未能取得胜利,他也因此成为了保守党人猛烈攻击的对象;

1915年5月已经决定要与保守党共组联合政府的首相阿斯奎斯免除了丘吉尔海军大臣的职务,改任他为内阁中地位最低的不管部大臣,被排挤在政治圈之外的丘吉尔于是决定辞职,并亲赴法国前线参加战争,担任苏格兰皇家毛瑟枪团第6营营长,1916年5月返回英国;

1917年7月丘吉尔重返政坛,时任英国首相、自由党党魁劳合·乔治任命他为军需大臣,随后他推动了多项新式武器装备在英国的发展,例如坦克、飞机等等。1918年11月丘吉尔开始出任陆军大臣兼空军大臣,期间他积极主张干预俄国内战,并对新诞生的社会主义苏联表现出强烈的敌视态度,从此以坚定的反共立场而闻名,唯一的例外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苏联合作抗击德国;

政治生涯“低潮期”

1922年自由党在大选中惨败,丘吉尔也在自己的选区中意外失利,他的政治生涯开始进入“低潮期”,翌年丘吉尔再度落败,工党第一次上台执政,此时他意识到自由党的势力已经在慢慢衰败,于是转而向保守党靠拢;

1924年9月刚刚成立仅九个月的工党政府倒台,丘吉尔代表保守党参选并以高票当选,被新任首相鲍德温任命为财政大臣;

1929年5月自由党和保守党在大选中惨败,工党重新执政,麦克唐纳二度出任英国首相,从此丘吉尔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在野岁月”,期间他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写作当中。

反对“绥靖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国内和平主义思想和反战情绪盛行,上到政党领袖,下到平民百姓都认为以后将不会再有战争爆发并主张裁军,而丘吉尔是议会中为数不多极力反对裁军的人,他不止一次发出“德国人正在撕毁《凡尔赛条约》”的警告,并督促英国政府应当尽快整军备战。1936年3月德国军队重新占领莱茵非军事区,然而英法两国对于希特勒这一公然违反《凡尔赛条约》的行为并未表示强烈反对;

1937年5月尼维尔·张伯伦接替退休的鲍德温出任英国首相,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各参战国造成的灾难,上任后的张伯伦开始推行“绥靖政策”,希望通过谈判来避免战争并且不惜任何代价以求换取欧洲的和平稳定;

1938年3月德国兼并奥地利,随即将目光看向捷克斯洛伐克,9月在希特勒的战争威胁下,英法两国与德国签署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议》,同意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几个月后,德军侵占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而在英国议会内,只有丘吉尔等少数人极力反对“绥靖政策”,他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在战争与屈辱面前,你选择了屈辱!可是屈辱过后,你仍将面对战争!”

他认为希特勒的“野心”绝不止于此,战争迟早会再次爆发,虽然他的发言在当时引起了一片抗议之声,但是事实证明,丘吉尔是正确的;

1939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9月3日英国和法国正式对德国宣战,当天,张伯伦召见了丘吉尔,邀请他加入战时内阁并重新出任海军大臣。

“唯一能出任领袖的人”

1940年5月7日由于英法联军在挪威的作战失利,一名国会议员在发言时引用了克伦威尔解散议会时的宣言

:“你们在这里坐的时间太久了,没有干出任何好事,走吧,让我们以上帝的名义告诉你们,滚!”

次日,国会就举行了对张伯伦政府的不信任动议投票,尽管政府最终赢得了信任投票,但是张伯伦也清楚自己该要下台了;

当晚张伯伦就向国王递交辞呈,同时推荐丘吉尔接替自己,5月10日乔治六世正式任命丘吉尔为英国首相,令其组建战时内阁,当天下午丘吉尔会见了工党领袖艾德礼,邀请工党加入内阁并获得支持,就此以保守党、自由党和工党组建的联合政府成立。5月13日丘吉尔第一次以首相的身份出席下议院议会时发表讲话

:“我们必须牢记,这场历史性的大战才刚刚开始,许多备战工作要在国内进行……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献给大家,我们正面临着最严峻的考验,我们正面临着长时间的漫长挣扎与艰难岁月,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的回答是:继续战斗!竭尽全力地、用上帝给予我们的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去战斗,继续战争去反抗这个在人类黑暗且悲惨的罪恶史上从未有过的可怕暴政!这就是我们的政策!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答案只有一个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

最终下议院在投票中以381:0的绝对优势表明了对丘吉尔政府的支持。就连他的政敌都说

:“丘吉尔是大家一致认为永远不能成为首相的人,可是他同样也是在危急关头获得大家一致欢迎、认为是唯一能出任领袖的人”。

“我们决不投降”

1940年5月英法联军在德军装甲部队的快速攻势下节节败退,近40万人被包围在敦刻尔克地区,其中三分之二是英国远征军,丘吉尔于是下令执行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撤退行动,在英国海军与沿海民众的不懈努力下,短短九天时间里奇迹般的撤出了33.8万余人,为接下来抵抗德军的入侵和日后反攻欧洲大陆保留了一支有生力量;

6月4日丘吉尔在向议会通报了“敦刻尔克撤退”成功结束后,发表了那段著名

“Weshallneversueernder(我们决不投降)”

的演说

“再一次谈到入侵的问题,我注意到在漫长的岁月中,从没有一个时期我们向人民保证能够绝对抵抗住入侵,但是我自己有充分的信心,只要人人都尽到自己的责任,只要没有任何事情被忽视,并且就像现在一样做出最好的安排,我们将再次证明,我们有能力捍卫自己的国家,挺过战争的风暴,经受住暴政的威胁,即使持续数年,即使孤身奋战;

无论如何,这就是我们努力要做的,这是英国政府每一个人的决心,也是议会和全体国民的意愿。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因为共同的目标和需求携手共进,为保卫自己的国土战斗到最后一刻,会像最亲密的战友一样,竭尽全力地协助对方。尽管欧洲的大片土地和许多古老著名的地方已经或可能将陷入盖世太保的魔掌,以及可憎的纳粹统治之下,但我们绝不动摇,绝不言败,我们要战斗到最后!我们要在法国作战,我们要在海洋上作战,我们要在空中作战,并且愈战愈勇,愈战愈强,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我们的国家,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道上作战,我们将在山间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如果,虽然我一刻也不相信,这座岛或是岛上的大部分地区被征服并忍受饥饿,那么我们海外的帝国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将继续奋战!直到新的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站出来,倾其全力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毫无疑问,这是二战期间最鼓舞人心的一段演讲,正如电影《至暗时刻》中的评价

:“他让言语披盔戴甲,上阵厮杀”;

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后,希特勒开始频繁地向丘吉尔挥动“橄榄枝”,他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英国人没有理由不接受和谈,但是丘吉尔的回应永远都是一个“不”字。7月16日德国空军开始对英国本土进行空袭,“不列颠空战”打响,英国皇家空军在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英勇抵抗,多次挫败了德军的战略意图,9月7日愤怒的希特勒下达了轰炸伦敦的指令,此后,德国空军对伦敦展开了连续七天的大规模轰炸,企图摧毁英国人的抵抗意识,迫使英国投降,“伦敦大轰炸”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与无法统计的财产损失,以致越来越多的议员们开始动摇,他们在议会中不断给丘吉尔施加压力,指责他不顾及人民的生命,犯了“谋杀同胞罪”,不过一向强硬的丘吉尔依旧没有屈服,他知道投降就意味着更大的牺牲。大轰炸期间,他经常出现在被轰炸后的现场,鼓舞英国民众坚定抵抗到底的决心,甚至还在某处防空洞开完会后,指着自己的椅子对众人说道

:“我就坐在这里指挥战斗,直到德国投降,要么就让德国人把我的尸体从这里抬出去。”

1940年9月17日希特勒宣布无限期推迟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英国人取得了“不列颠空战”的胜利,正是因为丘吉尔的坚持,英国才能挺过这段艰难的时期,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

就像他的母亲临终前所说的

:“我为英国留下了丘吉尔,这是我一生最大的价值。”

日不落帝国的“落日余晖”

丘吉尔没有辱没他的姓氏,他以第一代马尔巴罗公爵约翰·丘吉尔的成就作为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最后所取得的功绩完全不亚于他的祖先,他在大英帝国最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完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价值,正如他在第一次就任英国首相时所说的

:“我觉得自己的整个人生都是为了这个时刻、这种考验所做的准备。”

1945年5月7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按照英国宪法约定,在战争结束后,战时内阁必须解散,于是丘吉尔辞去首相职位,信心满满的准备参加当年的大选,结果保守党却出乎意料的惨败,只获得了197个议会席位,而工党却赢得393席,工党领袖艾德礼当选为新任首相,带领英国人民赢得战争的丘吉尔在战争结束后不足半年时间便正式下台,虽然心里颇有怨念,但是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诙谐幽默的他仍旧不忘调侃道

:“我之所以打仗,就是为了捍卫人民罢免我的权利。”

1951年保守党在大选中重新夺回政权,丘吉尔也得以再次出任首相,195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提出授予丘吉尔伦敦公爵的爵位,以表彰他对国家作出的贡献,不过丘吉尔再三权衡后,拒绝了这个封号,女王于是将代表最高荣誉的嘉德勋章授予了他,1955年因身体健康原因丘吉尔辞去了首相职务;

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因病逝世,享年91岁,英国政府为其举办了隆重的国葬仪式,英国女王也破例出席送了他最后一程,随后他被安葬于布莱尼姆宫附近的布雷顿教堂公墓中。2002年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主办的一项调查活动中,丘吉尔被英国民众评选为

“历史上最伟大的英国人”;

在一次剑桥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丘吉尔受邀为毕业生们作一次主题为“成功的秘诀”的演讲,这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演讲,不过内容只有简短的三句话

:“First,nevergiveup!Second,nevernevergiveup!Third,nevernevernevergiveup!”(第一,绝不放弃!第二,绝不绝不放弃!第三,绝不绝不绝不放弃!)

,说完,他缓慢走下台,全场一时鸦雀无声,随即便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三句话无疑也是丘吉尔一生经历的浓缩与最好的写照;

“Successisnotfinal.Failureisnotfatal.Itisthecouragetocontinuethatcounts”—Winston?Churchill

“成功不是终点,失败也并非终结,最重要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温斯顿·丘吉尔

PS: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杠杆股票有哪些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