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风雪尽处是春天卓信宝配资线上,正当光伏行业苦熬寒冬之际,2025年初,光伏如同“一夜春风”般迎来了逆转。
谁能料到,当各大光伏企业还深陷在动辄亏损数十亿的“生死边缘”时,涨价却迅速成为了当下市场的焦点;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行业面临供需错配的情况下,硅片和组件的价格和生产配额却在不断上调,让之前“跌跌不休”的光伏组件,如今成了“香饽饽”!
据Infolink数据统计,受抢装影响,光伏供应链涨势有望维持至4月中下旬,3月主流分布式组件现货价格已涨至0.8元/W,较2024年底低谷(0.6元/W)反弹超33%。
这波逆势的变化,让沉寂已久的光伏迎来了“狂欢”,不过,也为行业后续的发展增添了些许变数。
光伏,一场时间的竞速
现下的光伏市场,用“激战正酣”来形容也不为过,声势浩大的抢装潮堪比春运!
在抢装潮之下,迎来的便是涨价!
而这轮涨价,正是源于两部政策的发布:
1月17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4月30日前,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可以全额上网;4月30日后,小型工商业只能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不能全额上网;大型工商业只能全部自用,或参与现货交易。
也就是说,4月30日前并网,仍可按原政策执行,享受固定电价(比如山东:0.3949元/度)。
2月9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件),明确“新老划断”。5月31日前,老项目继续执行现行保障性政策;5月31日后,新增项目所有发电量将全部进入市场交易。
如此说来,6月1日起,新增项目保障性收购没了,要直接面对市场与火电进行比拼,收益直接挂钩电力现货市场。
举个例子,在今年2月,山东光伏现货均价仅为0.05696元/度,按2025年新增分布式光伏电价计算,最终结算电价仅为0.34元/度,相比标杆电价0.3949元/度,下降了13.9%。
为此,有人曾算过一笔账,按照3MW屋顶光伏项目,如果错过531抢装节点,一年直接少赚120万,连银行贷款利息都还不上。 再比如,一个10MW工商业项目,IRR能稳定在8%左右;新政后,IRR有可能会降到4%。
回溯往昔,为了锁定既有的收益,光伏行业向来都是新政后紧跟抢装潮,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数据显示,仅政策出台后两周,国内组件招标量环比激增,部分二线企业甚至出现产线超负荷运转的情况。
就在大家为涨价、收益、货源这些问题而焦头烂额的同时,宁夏、广东、湖北陆续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对分布式光伏并网、备案细则进行调整。
如今,光伏正在经历一场时间的竞速,抢装抢的就是时间,抢在430、531前并网,企业纷纷与时间赛跑,加快项目规划与施工进度,协调各方资源。因为错过节点,项目收益或受影响,在这场竞速中,时间就是筹码。
组件,难守0.8元/W防线
当政策性抢装潮叠加连续多月的“自律”减产去库存,使得市场上组件供应一度紧张,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在春节前夕的组件价格还处在0.6x元/W,而到了3月初,组件的现货价格已上涨至0.7-0.8元/W,部分头部企业高效率组件产品报价甚至逼近0.9元/W。
一位光伏从业者更是感叹到:“现在的价格涨势太猛,之前是调价周期是以周为单位,现在是以天为单位,价格每天都在变”。
根据Infolink数据显示,目前TOPCon价格在0.68-0.8元/W、均价0.73元/W。182PERC 双玻组件价格区间约每瓦 0.6-0.68元/W,HJT组件价格约在0.76-0.85元/W,集中项目价格在0.76-0.78元/W。BC方面,N-TBC的部分,目前价格约0.73-0.82 元/W,集中项目价格约0.73-0.76元/W。
另外,从近期的央国企大型集采中,也可以发现,组价价格处于上浮的态势。
在3月21日,国华投资2025年第一批光伏组件设备集中采购公开招标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单价0.699元/W。
而此前,大唐集团2025-2026年度光伏组件框架采购中标结果公布,1标段采购19.5GW TOPCon组件,中标均价0.699元/W,2标段采购2GW HJT组件,中标均价为0.718元/W;3标段采购1GW BC组件,中标均价为0.748元/W。
由此可见,光伏组件集采价格也在稳步上扬,整体价格都在0.7元/W以上。
就在行业都聚焦在组件价格从0.6元/W跃升到0.8元/W,感叹惊人的涨幅时,也需要注意到组件价格的上浮,已经传导至整个产业链价格的提升。
在旺盛的抢装需求带动下,硅片供应出现缺口,硅片市场呈现供小于求状态。
据Infolink的最新报价,183N每片1.2元、210RN每片1.4元、210N每片1.55元,甚至硅片企业将再次上调报价,价格或将达到183N每片1.23 元、210RN每片1.45元。
根据InfoLink的3月20日的最新报价数据,N 型电池片方面本周价格全面上涨:M10、G12R、G12电池片本周均价上涨至每瓦0.3、0.33与0.3元,分别上涨每瓦0.01、0.012与0.005元人民币,目前G12R 电池片供应持续紧缺,所以价格涨幅也较快。
除了硅片、电池片外,光伏辅材也在涨价,其中,光伏级EVA,在3月份连续4次涨价,从3月初11,404.41元/吨攀升至11652.98元/吨,累计上涨248.57元/吨。此外,根据集邦新能源数据,2.0mm 镀膜光伏玻璃价格为13元/㎡,3.2mm 镀膜光伏玻璃最新报价为 21 元/㎡,2.0mm 背板玻璃价格14元 /㎡,涨幅达 16.67%。而逆变器、电缆、支架也是各涨0.02元/W。
抢装,维特的烦恼
轰轰烈烈的抢装已经进行了近1个半月,距离“终点”越发临近,目前,光伏行业出现了高价订单会优先被供货、低价订单可能出现延后供货的现象。
由于订单量的激增,有些光伏头部企业表示,部分型号无法按时交货,尤其是大功率组件。
然而,比抢装更加疯狂的是因为涨价而衍生出来的各种现象,一单一议、有价无货、供货违约、贴牌乱象比比皆是.....
涨价、缺货、毁单成为了光伏人朋友圈的刷屏热词!
经销商们陷入两难的抉择!
组件涨价导致厂家“毁单”,经销商常常陷入被动:要么加价提货,要么退款重排。但退款后,等待时间可能更久,处境艰难。
无论加价,或是退款,都会造成损失,有些经销商甚至还会经历到二次加价的情况。
一位经销商说,面对加价,硬着头皮也得干,因为如果退款,需要等半个月、1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提货。所以,如期的拿到组件,施工并网,才是硬道理。
表面看,抢到430并网的项目能锁定燃煤基准价,但实际成本已吞噬利润。
原本预计6年回收投资的项目,受组件和施工成本增加的影响,投资回收期或将延长至8年。
也有些经销商开启“摆烂式”的及时止损,当履约成本超过项目收益率红线时,主动违约反而成为保全利益的做法,据了解,目前市场已经有因组件交付问题出现的延期项目。
另外,比起涨价、毁单更让人担心的,是“531”之后,组件价格是否会“大起大落”?
有业内人士说,由于光伏行业经历过数次抢装潮,大家早已心里有数,组件价格会有一定的回落,至于回落的幅度有多大,大家也都是各执一词。
有人认为,要抢在531前并网,组件供货基本要赶在4月底之前。因此5月过后,组件价格将跌落至0.5-0.6元/W。到时候会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也有人认为,组件跌价的时间可能在7月,参考以往光伏经历的抢装潮经验,许多项目可能不会一次性装完所有组件,而是在抢上电价之后慢慢补装,但之后组件价格会跌到0.6元/W。
众说纷纭下,这次的光伏抢装潮,是政策、市场与技术协同作用的结果。市场火爆的背后,是政策窗口期带来的增长,这种短期效应终将结束,随之而来的将是回归理性。与以往不同的是,新政策更侧重鼓励自发自用模式,光伏资产的价值将更多取决于消纳能力,通过规范就近接入、就地消纳、配套电网改造升级提升消纳能力,此外,储能作为有效平衡电力供需其重要性显著提升,光储融合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编辑:崔 雪
责编:刘婧媛 ]article_adlist-->
]article_adlist-->
]article_adlist-->
